返回集团导航页

  • 校友之家

校友之家

首页校友之家

关于一零一中学老师们的回忆

作者:1961届高三6班 陈禹 点击次数:6846次 创建时间:2022-01-06

读了王树茗老师的文章(2021-4-12学校公众号“回想与期待”),引起了不少回忆。
一般来说,中学阶段对于人的成长是特别关键的。对于我来说,尤其是如此。我在一零一中上了六年,从十一岁到十七岁,可以说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。王老师提到的素质教育和学科教研,的确是两个关键,我非常认同。而这两点的落实,则是体现在各位老师的身体力行之中,如春雨一般渗透到学生们的心灵深处。所以,最想讲的是一零一中的老师。
班主任是接触最多的老师。我的初中三年班主任都是王兆苍老师,高中三年则分别是张家兰老师、葛孚僧老师,王树茗老师。

王兆苍老师

张家兰老师

葛孚僧老师

王树茗老师

也许是年龄和成长阶段的不同吧,也还是由于大形势的变化(以1957年为分界线),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和环境有很大区别。不过对于我来说,一零一中的老师们是知识的化身、科学的代表、人生的引路人。无论是王锡兰老师的语文,还是崔立滨老师的俄语课都令人终身难忘。

王锡兰老师

崔立滨老师

数学的王树茗老师、魏普才老师、关介朴老师,丁祖娴老师都印象十分深刻。

魏普才老师

关介朴老师

丁祖娴老师

我至今记得王学斌老师讲解以太假设如何被否定的精彩场景。

王学斌老师

还有引人入胜的蒋守则老师的地理课等等,实在无法列举。

蒋守则老师

一零一中的好老师真可以说是群星灿烂,不可胜数。对于我这样的一些由于种种原因周末还住在学校的学生来说,有两个地方是无法忘怀的。一个是王锡兰老师的小屋,我们常常听他讲故事到深夜,从鲁迅的杂文到京都旧事,许多细节至今历历在目。另一个就是图书馆。吕淑娟老师虽然比我们大不了多少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,实在是我们进入知识大海的引路人。《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号巡洋舰上的环球旅行》和《海底两万里》等众多书籍,就是在那里读的。

吕淑娟老师

对于我来说,和一零一中的老师们还有一段特别的、与众不同的交集。1969年底,我从矿院附中到设在西山的海淀五七干校下放劳动,居然重新见到了几位一零一中的老师。当时这个干校有九个连队。其中七连和八连的成员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员。我在七连二班,同班的就有两位一零一中的老师:语文老师雷天奕,数学老师韩宏远。这两位没有直接教过我。

雷天奕老师

韩宏远老师

直接教过我的物理老师王学斌、体育老师王伯英在八连。

王伯英老师

从1969年12月到1972年5月,我在这里呆了两年半,经历了清查五一六、批陈整风和九一三事件。在这个环境中,我是小辈里的小辈。周围人,包括这些老师们的阅历,都比我多得多,使我受益匪浅,终身受益。1972年5月,我回到矿院附中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成熟多了。 这也是和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的。
总之,我深深地感谢一零一中的老师们给与我的教育和影响,这是我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。我要说一声:谢谢老师们!谢谢一零一中!

1961年毕业生 陈禹 
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写于多伦多

101中学1961届高三六班毕业照片名单(左起)